总书记牵挂的乡亲们,过年好

发布时间:2024/1/19 18:40:41 

编者按

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念念不忘、牵挂在心头的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春节前夕,进村入户察看困难群众生活居住环境,一起拉家常、话发展。“小孩上学远不远?”“看病、购物方便不方便?”……总书记像亲人一样,详细询问群众的衣食住行和急难愁盼,并送去了美好的祝福。总书记的一次次亲切看望慰问,声声叮嘱、句句关切,在冬日里汇成了暖流,温暖着乡亲们的心扉,也激励着乡亲们撸起袖子加油干,让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如今,总书记在春节前夕看望慰问过的农村困难群众,有的住进了新房、用上了网电、开上了汽车,有的种起了大棚、办起了农家乐、开起了小卖部,日子每年都有新变化、一年更比一年美。这也是我国亿万农民群众,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进程中,过上越来越幸福生活的生动缩影。兔年春节踏着欢快的脚步来了,乡亲们挂起了灯笼、贴起了春联、做起了可口的年夜饭,喜庆的气氛浸染着每一个家庭、每一个村庄。让我们共同祝福父老乡亲们,收获像麦穗一样丰硕,日子像苹果一样红火!

内蒙古

牧民家的幸福简单又实在

“电通了,路也修到家门口了,生产生活条件更好了。现在牧区生活跟城里没多大区别。”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巴彦淖尔嘎查牧民钢苏格尔说,“出门上车,一脚油就回了牧区。家里通了网电,冰箱、洗衣机应有尽有。这日子啊,过得太舒心了。”几年前,钢苏格尔家里新建了平方米暖棚、平方米储草棚和平方米羊圈。钢苏格尔告诉记者,这些棚圈都是通过国家惠牧项目建起来的,牧户只承担了30%的建设资金。无论是在牧区的砖瓦房,还是在城里的楼房,钢苏格尔家客厅的墙上都挂着一幅习近平总书记到他家做客时的合影图。那是年的1月27日,在内蒙古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锡林郭勒盟81岁的牧民玛吉格家,在蒙古包中同玛吉格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拉起家常。当时,玛吉格老人向总书记说,制约牧区发展的最大因素就是路和电的问题。9年来,锡林郭勒盟广大干群始终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用真真切切的行动,为基层群众铺就了通向小康生活的幸福路。“家里通了网电,生活更加便捷了,以前家里用电都是靠风光互补,设备维修维护成本高,遇到阴沉小风天气,大功率家电就带不动了。现在啊,我们的生活和城里没两样。”锡林浩特市白银库伦牧场斯格斯台分场牧民王满富高兴地说。近年来,锡林郭勒盟将边远农牧户通网电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暖心工程来抓,积极争取内蒙古电力公司下达新能源转网电工程投资3.1亿元,架设10千伏及低压线路余公里,安装配电变压器台,让户农牧户用上网电。为更好地满足农牧民用电需求,锡林郭勒盟将合理做好未通网电牧户通网电规划,继续协调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让具备条件的农牧户尽快用上网电,力争到“十四五”末基本实现“能通尽通、应通尽通”。作者:巴依斯古楞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李昊

陕西

农旅融合产业兴日子越过越红火

年关至,年味浓。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热闹非凡,洁白冰雪覆盖着的大地连绵起伏,家家户户门口挂起了红彤彤的大灯笼,一派喜气洋洋的中国年景象。“年货备了羊肉、猪肉、鸡肉,现在光景好了,肉是不缺了,想啥时候吃就啥时候吃。”73岁的村民刘金莲高兴地说。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看望村民时,来到刘金莲家住的窑洞。“总书记回梁家河的那一天,我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他离开梁家河40多年了,再回来同乡亲们还是那么亲热,一见面就叫出很多人的小名,他从来没有忘了我们。”刘金莲说,“总书记问了我吃水、烧柴这些问题,问得细根达底的。他一直那么关心我,我心里真是热乎乎的。”如今,刘金莲早已不再为吃穿发愁。更令刘金莲意想不到的是,大半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她,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年过花甲还成了“上班族”,拿上了工资卡,在村里当保洁员,每个月都有收入。村民石春阳说,“总书记的深情牵挂和美好祝福,始终激励着大家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据梁家河村党支部书记巩保雄介绍,现在村里山上都栽上了苹果树,引进了光伏发电;沟里建起了设施大棚,有了规模化养殖;核心区发展起了旅游,办起了厂房;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天然气和互联网,90%的村户开上了小汽车,养老和医疗都有了保障,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也由年的元增长到年的元,村集体收入达到余万元。如今,梁家河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全国美丽乡村,乡亲们也过上了“居住生活在镇上、就业产业在村上”的美好生活。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胡明宝

江西

期待一个更“赞”的新年

年1月底,一座“点赞广场”在张成德和彭夏英夫妇家门前建成。年2月2日南方小年这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西省井冈山市神山村,村民向总书记竖起大拇指点赞。为了纪念这一特殊又很有意义的一幕,神山村设计了“为您点赞”雕塑,以符号和抽象化的手法提炼点赞的手势。总书记的到来给神山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彭夏英得知村里要建雕塑时,立马把家里的小菜园让了出来。菜园变成了广场,彭夏英由此又想到了一个好方法。“这边下去还有一个周山组,那里游客少,忙的时候我就从那边请两三个人来帮忙,需要哪些菜也从他们那里买,让他们也有收入。”彭夏英说。年,彭夏英最大的变化就是生活更轻松了。记者上次采访彭夏英还是年底,那时她的小儿子从广东回来不久,开始帮忙张罗家里农家乐的生意。如今,彭夏英把这些活完全放手交给了儿子,自己则和老伴儿晒晒太阳、到处走走。因为疫情影响,这两年来神山村的游客确实比之前要少些。彭夏英算了年的收入,大约5万元,比生意最好时少了近一半,不过彭夏英倒是很乐观:“村里的产业也在发展,我们还拿到了分红,比脱贫前好太多了,以前根本就没有多少收入。”“实际上这两三年我们神山村是在厚积薄发,大家都在期待新年能有新作为。”神山村党支部书记彭展阳告诉记者,年底,村里成立了神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年,神山村又对村里的旅游资源进行“精雕细刻”,增加业态、增强游客的体验感。“过去一年重在提升,新的一年更多期待。”彭展阳总结。记者注意到,今年春节前,神山村见不到太多张灯结彩的画面,却满是村民忙碌的身影。村民彭德良在制作打糍粑用的锤子,一把可以卖到多元;村民彭青良则在给店面做升级,切割、拼装货架,忙得热火朝天。大家都在用实际行动期待一个更“赞”的新年。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莫志超

河北

喜气迎新春新村绘新景

1月14日,冀北坝上瑞雪飘扬。走进河北省张北县德胜村,家家户户已经早早地挂起了喜庆的红灯笼,剪起了窗花,写起了春联,还有乡亲正在炸麻花、“开口笑”,蒸上了年糕和豆包,一派喜迎新春过年氛围。“总书记就是坐在这儿给我家算的账!问了我家的收入和支出,一笔一笔,算得可清楚了……”年1月24日,四九严寒,张北草原雪沃纵横、霜天寥廓。习近平来到张家口市张北县农村考察调研,同基层干部群众一起算扶贫账、谋脱贫计,给困难群众送去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他察看住房、生活设施、年货准备情况,同每家人算收入支出账,对照扶贫手册询问扶贫措施落实得怎么样,家里还有哪些实际困难。6年过去了,村庄已经发展成了另外一番模样:一排排新居民楼,一片片绿色产业,一处处游园景观。在徐海成家里,记者看到洁净院落里摆着绿植、花卉,二层小楼里温暖舒适。在正门客厅,挂着一幅格外醒目的照片,徐海成激动地说:“这就是总书记来俺家的场景!当时我们围坐在一起,他鼓励我们要把这个小土豆产业做大做强。”当时,徐海成一家靠种地、打工维持生活,除了日常生产生活开销,还要供两个女儿读书上学,辛苦一年却攒不下钱,多年来生活水平很难提高。“总书记走后,村里建起个育种大棚,贫困户优先承包。”德胜村党支部书记叶润兵介绍,这些大棚由村集体成立的合作社统一规划,并指导、培训农民,积极对接本地和北京的龙头企业,从此“微型薯”真正成了带领全村致富的“金豆豆”。“总书记鼓励种土豆,一准行!”徐海成备受鼓舞,当年便承包起微型薯大棚,真正找到了致富增收的金钥匙,年年收入10万元左右。年,全村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村集体经济达到了万元,乡亲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实现了持续改善提高。作者:夏培真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李杰

四川

好事一件接一件

收获满满过新年

日前,一场大雪之后的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三河村银装素裹,吉好也求家院子里的火炉发出噼里啪啦的木材燃烧声。冬季是吉好也求家最热闹的时候,地里的农活儿不多,孩子们陆续寒假回家,围炉烤火聊天成为一家人最喜欢的相聚时光,而年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来访时的情形是全家人最爱回味的故事。搬新家住新房,小卖部开张,孩子升学……过去5年,吉好也求家好事一件接一件。客厅里的两面墙,贴满了照片和5个孩子的奖状,记录了过去5年的满满收获。吉好也求的二女儿,15岁的吉好有果穿着新衣,轻柔地擦拭着墙上装裱好的照片。“这张是习爷爷来家里时的照片,这张是我们搬进新家的全家福,这张是其他学校的同学来我家做客……”吉好有果兴奋地介绍着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她的脸蛋儿红扑扑的,偶尔露出羞涩的笑,但声音响亮,眼神一点儿也不躲闪,出乎意料的大方自信。去年,吉好有果到凉山州府所在地西昌市上初中,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每次回家最想的就是妈妈做的饭。”说话间,吉好有果把记者带到了厨房,房梁上挂满了腊肉、香肠。就在前不久的“彝族年”,家里杀了一头多斤的大肥猪,厨房的腊肉、香肠便是当时腌制的。吉好也求高兴地告诉记者,自己和妻子都获得了村里的公益性岗位,每个月每人有元的收入,再加上经营小卖部、养蜂、养牛、养猪和种植农作物的收入,年家庭收入超过10万元。临走时,吉好有果说起自己的大哥马上就要从成都回来了,言辞间难掩兴奋。“他想要成为一名消防员。”吉好有果说。“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呢?”“音乐老师!”面对记者的问题,吉好有果脱口而出。作者:安而聪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张艳玲

云南

希望这个春节我们都不会闲着

临近春节,司莫拉寨子暖意融融,处处洋溢着幸福。这几日,李发顺一家人又忙碌了起来,舂大米粑粑、杀鸡、炖肉,准备可口的农家饭菜……这些都是用来招待游客的。李发顺说,这段时间,来寨子的游客渐渐多了,几乎每天都会有人到家里来吃农家饭,尝尝不同颜色的大米粑粑,听他讲总书记来时的故事。时间回到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云南看望慰问干部群众期间,总书记走进了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来到李发顺家一一察看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猪舍等,了解居住环境。在院子里,总书记同李发顺一家制作大米粑粑,聊家常,详细询问他一家脱贫情况并指出:乡亲们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总书记的话,李发顺一家人一直都记在心上。虽然很早就摘了“穷帽子”,但他们和寨子里的其他佤族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脚步一直都没停下来。新冠疫情这几年,家家户户的小本生意都不好做,李发顺家也不例外。可是,他没有闲着,仍干着自己收废品的老本行。一切困难终将会过去。这不,李发顺家的院子里摆好了餐桌,添置了碗筷,架起了火塘,烤香了大米粑粑。每隔三五天,李发顺都会跑去几十里外的林子里,采购土鸡。他说:“城里来的人就喜欢这个。我一次采购四五只,用完再去,保证新鲜。”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看着忙碌的家人,李发顺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妻子杨彩芹停下手中的活儿,高兴地对他说:“今天是最好的一天,这几桌菜卖了多块钱。”李发顺说:“希望这个春节我们都不会闲着。”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郜晋亮

贵州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黔西市化屋村考察调研时,来到村民赵玉学家里,和赵玉学一家人一起制作当地传统节日食品黄粑,并聊起家常。“习近平总书记平易近人,他来我家先看我们家的厨房、卫生间。然后和我们一起包黄粑,并祝福我们一家日子越过越幸福甜美。”回忆起总书记到家里做客的场景,赵玉学掩不住的激动。总书记的叮嘱,一直温暖着赵玉学一家,也鼓舞着一家人努力创造更加甜美的生活,赵玉学夫妇俩结束了18年的外地务工生活,选择留下来在村里发展。年,赵玉学注册了“赵玉学黄粑”商标,生产销售化屋村特色美食黄粑。在妻子的协助下,他还将自家的房间改成了农家乐。“前来旅游的游客都会买黄粑,旺季的时候供不应求,平时来农家乐就餐的游客也不少。”赵玉学介绍,通过卖黄粑和开办农家乐,家里有了稳定的收入,一家人不再为衣食住行而担忧,日子越过越好了。最重要的是,天天都可以陪在孩子身边,心里特别高兴。“现在爸爸妈妈不用出去工作了,在家里开起了农家乐,做起了黄粑产业,既能赚钱,又天天在我们身边,现在我感觉很幸福。”赵玉学女儿赵敏说。在孩子心里,习爷爷的嘱咐,让就业与陪伴不再成为这个家庭的两难选择。“化屋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来村里旅游的人比之前多了很多,村里的黄粑、苗绣等产业也发展得很好。过去村里很多在外务工的村民都回乡了,在家门口开起了农家乐、农家旅馆、民宿等,村民们吃上了‘旅游饭’,我们过上了让城里人都羡慕的幸福生活。”说起化屋村发生的变化,赵玉学说,变化数不胜数。“新的一年,我想把自家的黄粑加工作坊改造得更规范一点儿,让其他村民也跟着我们一起做黄粑、卖黄粑,大家共同努力,把日子过得更幸福一些。”说到未来的生活打算,赵玉学信心满满。作者:熊朝光史开心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刘久锋

山西

红红火火过大年

高高兴兴晒幸福

“我们搞了一个冯南垣上过大年的主题活动,届时,将有写春联、唱大戏、剪窗花、敲锣鼓、展非遗、品小吃等活动。”山西省霍州市委副书记蔡献君说到今年师庄乡冯南垣村系列春节活动,“活动以喜庆热烈、简洁高效为原则,以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为着力点,充分展现当地的年俗文化与乡村旅游产业实现农户增收的成果。”年10月,山西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秋汛,全省11市受灾,冯南垣村是临汾市农房受损较为严重的村庄之一,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这里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我开了一个销售霍州特产的小店,收入不错,日子往好的方向走,我相信一年更比一年好。”一年来,总书记的关心一直温暖着冯南垣村村民师红兵一家。“我们村建设了12座蔬菜温室大棚,目前有两座投入生产,主要种植圣女果,可以下苗1.1万株,预计产值可达10万元,可带动25人务工。”临汾市汾西县僧念镇段村党支部书记李佳莉说。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汾西县僧念镇段村,考察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等情况。一年来,段村村民牢记嘱托,撸起袖子加油干,在产业发展上持续发力,除了新建之外,还将原有的8栋旧双孢菇大棚改造为现代化种植生产线,目前大棚已经正式投入生产,年产值可达万元,村集体年可收入租金10万元,还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15个,人均年收入可达3万元左右,以十足的干劲迎来了新的一年。临近春节,汾西县僧念镇段村的年味浓郁,大小街巷和文化广场早早就布置一新。大红灯笼和形状各异的彩灯挂满树梢,修葺一新的主路干净整洁,改造完成的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内也增添了不少年俗元素。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吴晋斌

来源:农民日报

监制:梁冰清编辑:王思言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changzx.com/xcsxw/131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